关于弹性布局, 09年规定的是display:box;并且每个浏览器要加自己的前缀。到12年规定的是用display:flex;,但是现在display:box与display:flex都可以用,浏览器都可以识别,这篇文章主要就将flex了,毕竟新规范嘛。
弹性布局可以对子元素的对齐方式,空余空间,控制。不相等比例,弹性方框分组改变子元素排列方向,顺序,对齐,同轴对齐,多行或者多列。
首先,任何一个块级容器都可以指定为Flex布局。
1 | .box{ |
行内元素也可以使用Flex布局。
1 | .box{ |
各个浏览器最好都加上自己的前缀,最后没有前缀的写后面。
1 | .box { |
基本概念
我们把外面的Flex容器,简称”容器”。把里面子元素称为Flex项目,简称”项目”。
容器的属性
容器共有6个属性
- flex-direction
- flex-wrap
- flex-flow
- justify-content
- align-items
- align-content
flex-direction属性
flex-direction属性决定主轴的方向(即项目的排列方向)。
它有4个值:
- row(默认值):主轴为水平方向,起点在左端。
- row-reverse:主轴为水平方向,起点在右端。
- column:主轴为垂直方向,起点在上沿。
- column-reverse:主轴为垂直方向,起点在下沿。
flex-wrap属性
flex-wrap属性定义,如果一条轴线排不下,如何换行。
它有3个值:
- nowrap(默认):不换行。
- wrap:换行,第一行在上方。
- wrap-reverse:换行,第一行在下方。
flex-flow
flex-flow属性是flex-direction属性和flex-wrap属性的简写形式,默认值为row nowrap。就是把二者写在一块。
1 | .box { |
justify-content属性
justify-content属性定义了项目在水平上的对齐方式。
它有5个值:
- flex-start(默认值):左对齐
- flex-end:右对齐
- center: 居中
- space-between:两端对齐,项目之间的间隔都相等。
- space-around:每个项目两侧的间隔相等。所以,项目之间的间隔比项目与边框的间隔大一倍。
align-items属性
align-items属性定义项目在垂直上如何对齐。
也是5个值:
- flex-start:交叉轴的起点对齐。
- flex-end:交叉轴的终点对齐。
- center:交叉轴的中点对齐。
- baseline: 项目的第一行文字的基线对齐。
- stretch(默认值):如果项目未设置高度或设为auto,将占满整个容器的高度。
align-content属性
align-content属性定义了如果项目有多行,垂直方向上的对齐方式。
有6个值:
- flex-start:与交叉轴的起点对齐。
- flex-end:与交叉轴的终点对齐。
- center:与交叉轴的中点对齐。
- space-between:与交叉轴两端对齐,轴线之间的间隔平均分布。
- space-around:每根轴线两侧的间隔都相等。所以,轴线之间的间隔比轴线与边框的间隔大一倍。
- stretch(默认值):轴线占满整个交叉轴。
刚才说的都是容器的属性,那么下面说一下项目的属性
项目的属性
项目的属性有6个:
- order
- flex-grow
- flex-shrink
- flex-basis
- flex
- align-self
order属性
order属性定义项目的排列顺序。数值越小,排列越靠前,默认为0。
flex-grow属性
flex-grow属性定义项目的放大比例,默认为0
flex-shrink属性
该属性与flex-grow属性刚好相反,flex-shrink属性定义了项目的缩小比例,默认为1
flex-basis属性
flex-basis属性定义了在分配多余空间之前(水平方向),可以设置为具体的像素
flex属性
这应该是用的最多的项目属性了,可以指定0,1,auto或其他数值。
align-self属性
align-self属性允许单个项目有与其他项目不一样的对齐方式,可覆盖align-items属性。
其6个属性值,除了auto,其他和align-items一样
- auto
- flex-start:交叉轴的起点对齐。
- flex-end:交叉轴的终点对齐。
- center:交叉轴的中点对齐。
- baseline: 项目的第一行文字的基线对齐。
- stretch(默认值):如果项目未设置高度或设为auto,将占满整个容器的高度。
这里是一个例子
1 | <!DOCTYPE html> |
详情请参考阮一峰网络日志